当前位置:美食天下 > 优质杂粮——花生 > 正文
优质杂粮——花生
来源: 本站    发布时间: 2008-07-12    浏览次数: 1855
花生,又名地果、唐人豆、落花生、长生果等,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。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,中国生产的花生品质较好,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,被称为“中国坚果”、“优质的杂粮”。 花生是花落以后,花茎钻入泥土中育果,故人称“落花生”,因有滋身益寿作用,又被称做“长寿果”。民谚有“常吃花生能养生,吃了花生不想荤”之谚,足见其营养价值高。花生的营养成分丰富而全面,远远超过其他粮油类食物。比某些动物类高蛋白食物(如鸡蛋、牛奶和瘦肉等),有过之而无不及,被现代营养学家视为“植物肉”。从某种意义来说,花生比肉还有益人体健康。   据现代营养学家测定,每100克花生中,含蛋白质27克,几乎超过鸡蛋1倍、牛奶8倍多、瘦猪肉1倍多,花生的蛋白质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在农产品中只有大豆才可与之媲美,两物同被誉为“植物肉”。花生含有脂肪39克,虽低于瘦猪肉,但大大超过了牛奶、鸡蛋。花生的脂肪大部分为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,花生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和工业(特别是医药工业)上的重要原料。花生所含的钙超过鸡蛋和瘦猪肉,磷超过瘦猪肉、鸡蛋和牛奶,含铁略低于鸡蛋,超过瘦猪肉和牛奶,花生所含维生素A、B族、E和烟酸等也很丰富,其中维生素B。含量超过米面和大豆。花生还含有一般粮油作物中较少含的卵磷脂和胆碱等,这两种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,对人的记忆和神经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花生常被作为益寿保健的佳品。   花生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营养品,而且还是一种良药,茎、叶、果壳、花生米(花生的种子)、花生油、种皮(俗称红色薄衣)都可以入药,其药用价值较高。   祖国医学认为,花生性味甘、平,具有养血健脾、润肺化痰、润肠通便、止血通乳等功效。适用于燥咳痰喘、脾胃失调、营养不良、乳汁缺乏、贫血、便秘等病症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说:“花生有悦脾和胃、润肺化痰、滋养调气等功效。”《药性考》云:“花生生研用下痰,炒熟用开胃醒脾、滑肠,干咳者餐之,滋燥润火。”   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研究成果表明,花生仁具有降压、止血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。花生衣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,这与花生衣中某些成分可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,改善血小板质量,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等有关。临床资料表明,在数百例内科、儿科、外科和妇产科等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中,使用花生衣制剂止血,有效率达80%以上,尤其是对血友病、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肝病出血、手术后出血、癌肿出血,以及胃、肠、肺、子宫等内脏出血,效果更为显著。花生油不但是一种优良食用油,而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,十分适宜于动脉硬化、冠心病患者食用。   花生的外壳和叶均可药用。外壳有降低血压、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。花生壳的提取物,对于治疗高血压及高血脂症,有明显效果。这是因为花生壳中含有木犀草素,可以降压。β-谷甾醇可降血脂,“脉通灵片”这种药就是以花生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。   因此,常食花生对人体养生保健是很有益处的。但是,应注意,花生也有一弊,即容易受潮发霉,产生致癌性很强的黄曲霉菌毒素。故而花生应妥善保存(以贮于低温、干燥处为好),经常检查。如发现有变质,应及时清除。食用花生米前,应反复搓洗,然后经高温煮(炒)熟。还必须注意的是,下属疾病患者不宜多食花生:   第一、高脂血症患者,高脂血症患者食花生会使血液中的脂质升高,而血脂升高是导致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症的重要因素之一。   第二、胆囊切除患者,花生中的脂肪需大量胆汁去消化,但胆囊切除后,贮存胆汁的功能丧失,如果食用花生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;另外,由于没有胆汁贮藏,还会增加肝脏分泌胆汁的负担,使肝脏的功能受到损伤。   第三、脾弱便溏患者,花生有缓泻作用,肠炎、痢疾、消化不良等脾弱患者食用花生后,会增加腹泻,不利于身体康复。   第四、跌打瘀肿患者,花生含有促凝血因子,可用于治疗凝血机能低下和血小板减少等疾病。跌打损伤、血脉瘀滞患者食花生后,将使血瘀不散,加重瘀肿。   第五、内热上火患者,患有口腔炎、舌炎、口舌溃疡、唇疱疹、鼻腔出血等内热上火患者,食花生后会加重火气,使病情加重或久治不愈。   第六、肾病患者,花生中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等,多吃会增加肾脏负担,并引起病情加重,出现尿潴留和排尿不畅等症状。
关于我们    -     会员服务    -     广告服务    -     网站建设    -     人力资源    -     服务中心    -     网站地图    -     鸣谢合作


本站主域名:chinafoods.cn|chinafoods.net|食品信息.中国 通用网址:中国食品信息网
信息反馈QQ:100080036 100080028 100807000
QQ群:东:9938888 南:9885555 西:9933888 北:9933555 超级群:35262277
中国食品信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1998 - 2011 经营性ICP证:鲁B2-20110070 鲁ICP备11028005号
本站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,旨在传播更多信息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之,经查证后三天内删除!